参赛队在进行现场演示
虽然不能现场参赛,但师生通过这次国际比赛依然收获良多。物联网工程系张永主任表示,这是一次非常好的“以赛促学”经历。作为国际比赛,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对相关国家的文化了解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重要的是,这次竞赛有很好的开放性,只对需求、场地进行了限定,对技术与实现方式基本没有限制, 给解决方案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对学生的创造力、知识的应用力、动手能力、研究与调查能力都有很好的锻炼和提升。作为指导老师,通过比赛,能更好地借鉴国外教育的优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参这次比赛,对国际交流活动有了新的认识。这不仅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与国外同行切磋,提高学校影响力,也让我们开拓了思路,产生了主办类似国际化竞赛的想法,并努力付诸实现。
两位参赛学生在制作比赛用小车
李坤洲同学表示,受疫情防控影响,我们只能在寝室利用仅有的材料制作比赛用小车。但整个比赛场地在是在教学区搭建的,我们只能在寝室对小车进行调试后,放到学生生活区的门岗,然后张永老师再拿小车去现场测试。反反复复很多次。因为我们不能去场地,所以在寝室调试小车时,必须全面地考虑场地条件。过程很艰辛,但是我们解决了每一个问题,最终完成了比赛任务。很感谢我的队友纪平伟同学,我们在充满困难的时候相互鼓励。更感谢张永老师,在百忙之中不辞辛苦地帮助我们反复检验小车,让我们在国际比赛中走得更远,收获得更多。还要感谢学校在疫情期间也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平台能够与国外学生同场竞技,让我开阔了眼界也受到了很多启发。
制作比赛小车
制作比赛小车
纪平伟同学说,这是一次特别的国际比赛经历,面对疫情我们没有退缩,我与队友共同克服一次又一次的困难。从开始制定精确的计划,到全身心投入竞赛准备,再到最后我们圆满地完成任务,这些经历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整个参赛过程在张永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得以顺利进行,感谢有这样的好老师。这是一次非常好的让我们能够展示自己的国际比赛,也正是通过这次比赛,对我自己的耐心、自信心、语言能力等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也让我在今后面对困难时会更加坚定信念。
进入调试阶段
通过这次比赛,我校学生的优异表现也得到了日方协办院校的肯定。日方相关负责人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参赛团队因疫情原因在校封闭,在此条件下还那么出色地完成了机器人作品,实在是可敬可叹!指导老师去学生宿舍取机器人,然后拿到场地通过视频的方式与学生一起确认运行情况,再送回宿舍让学生调试,如此反复认真地调试和操作,才有了今天如此好的展示!我们在现场看到机器人运作的画面时,真是感慨万千。再次感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团队的全力以赴!期待疫情早日结束,我们能和大连的老师学生们面对面交流!
(图文来源:日本业务部/编辑:S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