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实践学期不仅是知识的落地实践,更是一次与世界深度对话的机会。通过“海外课堂”项目,学生可以跨越地理边界在真实的跨文化场景中应用专业知识、拓宽国际视野。2025年,学校推出日本科技文化探索与印尼数字经济实践两大海外课堂,结合往年英国、马来西亚等地的成熟经验,为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选择。
海外课堂项目:学什么?怎么学?
海外课堂与传统意义上的“游学”是有所差别的。它是将专业实践、文化体验与跨文化协作深度融合的“移动课堂”,每个项目均围绕学科特色设计课程内容,并通过以下形式实现“知行合一”:
专业课程与合作实践:在海外合作院校参与定制化课程,与当地师生协作完成项目任务。
产业调研与名企参访:深入当地代表性企业或机构,了解行业前沿动态与技术应用。
文化沉浸与社会观察:通过语言学习、非遗体验、社区探访等活动,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模式与协作逻辑。
2025年项目:两大方向,精准匹配
2025年项目聚焦两大国际化实践方向,以“精准匹配需求”为核心,构建学科实践与文化探索的双向赋能体系。
方向一:日本——科技赋能与文化传承的融合探索
日本的实践学期海外课堂注重学科实践,对日本科技、设计、健康医疗等领域感兴趣并希望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感受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东方文化的同学可根据专业选择不同的实践方向。IT方向学生可在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参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课题研究;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可以去大阪综合设计专门学校学习动漫设计与数字艺术;健康医疗方向学生则可以探索日本养老科技与医疗管理经验(医疗影像专业除外)。实践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体验日本茶道、日式点心制作等传统文化,有机会参访京都大学、大阪世博会,感受日本产学研结合模式。通过学习和文化对比,学生们在提升专业领域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更加深化对东方社会创新逻辑的理解。
方向二:印尼——解码“一带一路”下的数字经济机遇
实践学期印度尼西亚数字经济主题“专业学习+文化探索”海外课堂是2025年新启动的项目。以印尼国际数字经济和旅游岛——巴厘岛为窗口,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脉络,在椰风海浪中解码数字经济前沿趋势,感受跨文明合作的澎湃动能。项目用实战赋能,由东软专业教师、合作院校教师与印尼中资企业联合授课,聚焦“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东南亚市场机遇,解析中国企业出海印尼的典型案例(如Gojek与腾讯合作、TikTok布局印尼电商),探讨数字经济产业政策、本土化策略与风险应对。印尼数字经济产业调研以参访巴厘岛数字游民社区及中资企业为核心内容,围绕印尼“2025数字经济路线图”核心领域——金融科技、智慧旅游、跨境物流,帮助学生了解数字经字经济下的行业现状与未来。项目中的文化沉浸则让学生感受印尼市集里的“一带一路”烟火气。
往期项目经验:从课堂到世界的多元路径
自2015年启动以来,海外课堂已覆盖英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形成了成熟的学习模式: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通过语言强化与学术研讨,提升跨文化学术写作与演讲能力。
日本大阪设计学院:艺术生从动漫工坊到人工智能课程,体验日本“匠人精神”与技术创新。
马来西亚英迪大学:视觉传达学生通过多元文化采风,积累创作灵感与国际化审美视角。
这些经历不仅助力学生完成实践学分,更成为升学、就业时凸显竞争力的“差异化经历”。
为什么建议考虑海外课堂?
海外课堂突破传统课堂的认知边界,学生可以在陌生环境中,重新审视专业知识的应用场景,激发创新思维。通过跨文化沟通、国际项目协作等软技能,可以快速提升全球化职场的重要竞争力。同时,短期项目可以学生提供较低成本的试错机会,是未来留学或海外就业的“试金石”,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首先,学生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若想深耕技术,日本IT、健康医疗方向更匹配;若关注商业实践,印尼项目更具战略价值。同时结合自身的兴趣,是更想了解日本的悠久文化,还是想体验东南亚的风土人情。最后,做好成本规划,根据项目的时长与费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之旅。
世界是一本打开的书,海外课堂是其中最生动的章节。无论是走进京都的科技实验室,还是拥抱巴厘岛的“数字海风”,每一次实践都是对自我认知的突破。2025年,愿你以专业为帆,以好奇心为桨,在世界的课堂里,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