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衡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2024级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学生 2024级英语国际班学生 计划留学院校:英国诺丁汉大学 大家好!我是李卓衡,一个用热情拥抱生活的00后。作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学生,我既痴迷于代码世界的逻辑美学,又享受在运动中释放能量的畅快。学习上,我习惯用 “拆解目标+ 持续精进” 的方式攻克难题,课堂上主动参与CTF竞赛模拟训练,课后常泡在实验室钻研网络攻防案例。生活中,我是羽毛球场的常客 —— 打羽毛球时精准预判的快感让我在高强度学习后迅速调整状态,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知识探索。加入国际班后,我更期待用跨文化赋能专业成长,让我对网络安全技术的学习更具全球视野。 大一上学期报名加入国际班的决定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升学的全新认知。我计划赴英国继续深造,在强化学习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明确英语学习并达到入学要求是必须攻克的难关。最初的学习节奏让我一度陷入迷茫。面对着密密麻麻的雅思词汇表机械背诵,在口语练习时因害怕语法错误而频频卡顿,甚至连分析长难句都像拆解复杂的网络协议般无从下手 —— 那些反复咀嚼的单词、张不开口的对话、枯燥的时态规则,如同未打补丁的系统漏洞,让我在英语学习中处处碰壁。 就像调试网络攻防程序时需要耐心排查每一个节点一样,我迅速调整自己,开始尝试将专业思维融入语言学习。把雅思听力真题里的学术场景当作“网络监听” 练习,甚至在国际班的小组讨论中用 “模拟攻防演练” 的逻辑组织口语表达。每当在羽毛球场上挥拍流汗后,大脑反而能以更清晰的状态接收雅思阅读里的科技类文章。如今再翻开初期的学习笔记,那些用红笔反复标注的语法错误已渐渐稀疏,我也明白了那些所谓的“没有天赋” 不过是尚未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算法,而国际班给予我的不仅是语言工具,更是用专业视角解构学习难题的思维范式。 这些藏在日常里的“小坚持”,像代码里的逻辑闭环,像羽毛球场的精准预判,慢慢拼成了我的成长模样——用热情做燃料,以专业为方向,在变化中扎根,在探索中前行。未来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带着这份“拆解目标+持续精进”的执着和“运动释放+跨文化赋能”的活力继续书写属于我的青春代码。
Wechat
微信公众号